消失的年轮

消失的年轮

Tags
urban
Description
都市失忆症漫谈
Published
Published November 28, 2024

I

名字是一种隐秘的印记,记录着我们对事物的初始感知。与其说名字重要,不如说它能唤起什么更为重要。
 
提起“西双版纳”,你会想起什么?
是热带雨林的广袤与湿润?是泼水节的笑声与清凉?还是一条载满故事的澜沧江?
中国日报记者眼中的西双版纳 点击展开)
notion image
第一印象?
第一印象!
名字如墨痕,渗入肌理。一笔成形,难以拭去。
 
可惜,许多地方的“名字”已沦为一张单薄的标签。如今的西双版纳,或许只是某种营销语汇,一个出片儿的背景布景。那些深植于土地与人心的印象,在表演与复制中被消解得无影无踪。
 

II

澜沧江北,一个主题酒店的门前,几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员工正在表演歌曲串烧。天赐的好声音,民歌、粤语歌、流行歌都信手拈来,一首《海阔天空》唱得满场动容。
 
我忍不住上前搭话:“你们唱得真好!可以问下,你们是哪个民族的吗?”
“爱尼族。”主唱微笑回答。
“爱你的民族!”旁边的鼓手调皮地补了一句。
 
笑声中,我注意到墙上画着些奇怪的图案,像是某种符号或象征。出于好奇,我问他们这些图案的含义。他们的笑容一滞,空气突然凝固。
“我们也不知道,可能父母会了解。不过他们很少提这些。”主唱终于开口,语气带着几分尴尬。
“哈哈哈,都一样啊!”我赶忙附和,试图缓解这突如其来的沉默。
 
回去的路上,我想起一位多年未见的回族朋友。他爱吃大饼夹里脊,喜欢喝啤酒,也常光顾肯德基。我曾打趣他怎么可以“破戒”得如此随意,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:“好奇啊。”
如今再想,或许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淡化。轻飘飘的回答,历经岁月沉淀,竟多了一份无法言喻的重量。
 

III

这些年,文博产业很热,科技赋能很牛,“数字化沉浸式体验”这样的新物种应运而生。对这些新潮事物,我不置可否。
 
所谓的“沉浸式体验”,或许并不真的沉浸。它更像是一个个冲天的机械盒子,用感官刺激代替情感共鸣,用光影闪烁掩盖寂寞无聊。
人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,关注的不再是当地的人文和历史,也不再像从前赏画那样驻足、徘徊和观赏。打卡、自拍、购物几乎构成了体验的全部。与其说是沉浸,实际上更像是沉溺于一场精心编排的幻觉。
 
影像的残骸之外,我们还能留下什么?记忆吗?缺乏情感浓度和丰富联系的记忆如第三泡、第四泡的茶水寡淡无味,最终连茶的余温也被时间带走。
真正的死亡不是离开,而是遗忘。
 

IV

建筑是人的场域,也是文化的载体。它的生命力植根于历史与记忆的累积。这些记忆,有时是一段老城墙与边上的护城河,有时是一排老房子与门前的碎石路,有时是一座庙宇与屋脊上的小怪兽。城市文化的意义,不在于眼前的繁华,而在于它作为人们共有的原始记忆,能否超越时代流传下来。
 
然而,如今的城市似乎患上了某种“失忆症”。为了追求新奇,旧的建筑被轻易拆除,新的建筑被迅速填补。这些新建筑的设计往往与土地毫无关系,新与旧之间的断裂让城市变得扁平,没有深度,也没有灵魂。
 
真正的城市文化,不是简单的建筑物的推倒重建,而是新旧建筑的对话,是时间层次的叠加。它像一棵老树,年轮累积出厚重的故事,而新枝新叶则为其带来生命的活力。文化的延续,不是静态的复制,而是动态的传承,如溪水流淌,汇入江河湖海。
 

V

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,穿梭在水泥的森林,脚步越走越快,却看不见树木的年轮。我们记住了新的地标,却忘了老街的模样;我们拍下了打卡的照片,却留不住心底的感动。
 
文化的消逝,如墨痕渐淡;城市的失忆,似树木的年轮被砂纸打磨。真正的死亡,是遗忘,而更可怕的是,我们早已习惯遗忘。
 
Related Posts